江西省融資擔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省融資擔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管企業,由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監管職責,注冊資本50億元,主體信用評級AAA級,是省內規模最大、信用等級最高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經營范圍覆蓋融資擔保業務、融資再擔保業務、非融資擔保業務等。
江西省融資擔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管企業,由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監管職責,注冊資本50億元,主體信用評級AAA級,是省內規模最大、信用等級最高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經營范圍覆蓋融資擔保業務、融資再擔保業務、非融資擔保業務等。
一、違反群眾紀律警示案例
(一)某縣財政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甲任性亂用權,損害群眾利益。
G縣屬于全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精準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上甘嶺”“最難啃的硬骨頭”。甲擔任G縣財政局局長期間,正值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但甲沒有把心思花在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上,而是把扶貧項目當成了其“發家致富”“撈取好處”的工具。
他把本應交給各相關單位實施的項目,全部包攬到縣財政局,由財政局負責組織實施,便于其在項目發包和招投標過程中暗箱操作。為了一己私利,甲授意將90余個項目直接發包給多名與其有不正當經濟往來的建筑工程承包商。為了感謝甲,僅鄧某一人就先后多次送給其“好處費”70余萬元。在自己撈取好處的同時,甲還不忘給親屬謀取利益,他授意財政局項目辦工作人員,將7個工程直接發包給自己的親戚尹某某和吳某某。在擔任縣財政局局長期間,甲插手干預的項目多達100余項,資金高達1.7億余元。
甲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止于扶貧資金。為了幫助向其輸送利益的某公司謀取利益,甲膽大包天、濫用職權,在未經G縣人民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決定將4個農貿市場和1個農資配送中心等國有資產無償轉讓給該公司,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超千萬元。“國家給我們建了農貿市場,一直都是免費使用。前不久突然開始征收攤位費……”在老百姓向縣紀委反映賣菜的收入都不夠交攤位費時,甲的腐敗行徑終于露出馬腳。
經查,甲嚴重違反政治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利用職務便利,騙取國家項目資金,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擅自處置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損失。2018年12月,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19年10月,甲因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100萬元。
(二)某鎮財政所原所長乙向惠農資金“伸黑手”,嚴重侵害老百姓的利益。
惠農資金是各級財政部門安排用于“三農”各項投入的資金,能否用好用足用到位,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局。就是如此重要的財政資金,在一些基層干部眼中卻成了可覓之食。
乙在財政所工作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多次被評為縣鄉先進工作者。但在沉迷于彩票之后,乙變得負債累累,于是便開始利用職務之便,將黑手伸向了惠農資金,以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
在看到Q鎮財政所重復發放的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收回后,乙按捺不住貪欲,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數萬元,用于購買彩票及個人支出。第一次挪用公款沒有被發現,嘗到甜頭后,乙膽子變得越來越大。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乙又以危舊房改造、設施農業塑料大棚款、一站式醫療救助、苗木補助款等名義將Q鎮惠農財政補貼資金80多萬元轉入其個人銀行卡中,用于購買彩票及個人支出。幾年時間里,乙共挪用了惠農資金19筆高達80多萬。
經查,乙嚴重違反群眾紀律、犯挪用公款罪,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二、案例剖析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嚴格遵守群眾紀律,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案例中,2名當事人嚴重違反群眾紀律,侵害群眾利益,最終自食其果。其行為涉及以下2種違反黨的群眾紀律的典型情形: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規不依,超出職權范圍亂作為
案例一中,甲利用職權亂作為,在扶貧項目中“動手腳”“玩貓膩”,擅自無償轉讓國有資產,造成國家扶貧資金白白流失,使扶貧質效大打折扣,嚴重挫傷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嚴重侵蝕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嚴重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條例鏈接】《條例》第一百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一)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響;
(二)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損害黨群、干群關系;
(三)對待群眾態度惡劣、簡單粗暴,造成不良影響;
(四)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
(五)其他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新增)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
【條例解讀】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本條對漠視群眾利益行為列出了負面清單。前四項所列舉之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漠視、損害群眾利益的四種典型行為,其實質是不依規依法履行職責,黨性修養不高,“四個意識”淡薄,作風不正,此類行為明顯屬于脫離群眾,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勢必會破壞黨的執政根基。其中,第一種行為是指在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生產、生活等問題上,按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有能力解決卻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并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第二種行為是指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對于人民群眾的正當訴求拖拉懶散、相互推脫,并引發人民群眾不滿的行為。第三種行為是指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中不認真對待,工作態度惡劣、方式簡單粗暴,并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第四種行為是指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中編造各種虛假情況欺騙上級、同級、下級,欺騙群眾,并對群眾利益造成損害的行為。實踐中,鑒于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漠視、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且隨著政治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此類違紀行為必然也會出現新的表現形式,為避免掛一漏萬,第(五)項以概括的方式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漠視、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設定了兜底性條款。
(二)利用職權非法侵吞惠農資金,與民爭利
案例二中,乙身為基層財政所所長,整日里與老百姓打交道,本應清楚惠農資金的重要作用,心系老百姓的疾苦,但他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利用職權非法侵吞惠農資金,嚴重侵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條例鏈接】《條例》第一百二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超標準、超范圍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費用,加重群眾負擔;
(二)違反有關規定扣留、收繳群眾款物或者處罰群眾;
(三)克扣群眾財物,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拖欠群眾錢款;
(四)在管理、服務活動中違反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五)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刁難群眾、吃拿卡要;
(六)其他侵害群眾利益行為。
在鄉村振興(原:扶貧)領域有上述行為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條例解讀】本條是關于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及其適用的處分種類和幅度的規定。主要是針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中發現的典型問題作出的處分規定。這些問題的實質是黨員不能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把公共權力異化為管理者的私權,將服務群眾的義務當作管理群眾的特權,其后果是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必須予以禁止。第一款主要吸收《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農業部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的通知》等法規文件,結合新情況新問題作出規定。第二款貫徹黨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明確規定對鄉村振興領域存在的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從嚴懲治,以促進黨員、干部做好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特別是要切實防范和糾正在鄉村振興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2023年修訂《條例》時,將“扶貧領域”修改為“鄉村振興領域”,表明當前鄉村振興領域是嚴肅處理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重點。
三、延伸學習
(一)群眾紀律的定義
群眾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處理黨群關系時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其本質要求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二)違反群眾紀律的主要表現
違反群眾紀律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侵害群眾利益;民生保障顯失公平;涉黑涉惡欺壓群眾;漠視群眾利益;侵犯群眾知情權等。
(三)新版《條例》有關群眾紀律的修訂情況
新修訂的《條例》第九章“對違反群眾紀律行為的處分”共8條,修改3條,將1條納入政治紀律。
一是完善鄉村振興領域違紀行為的處分規定。貫徹黨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在第一百二十二條與時俱進將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行為調整表述為鄉村振興領域侵害群眾利益行為,依然作為從重或者加重處分的情形予以規定。
二是充實社會救助領域違紀行為的處分規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著眼促進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落到實處,在第一百二十四條充實在社會救助中優親厚友、明顯有失公平行為的處分規定。
三是充實對漠視、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處分規定。著眼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銜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在第一百二十六條充實對慢作為、假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處分規定。
四、案例點評
案例中的甲、乙背離初心使命,不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完全背離了黨的宗旨,是黨的紀律所不能容忍的,最終受到組織嚴肅處理。
集團全體黨員要嚴守黨的群眾紀律,做群眾的“貼心人”,真心實意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人民立場,帶頭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訴求,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集團各級黨組織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通過表彰先進、選樹典型等方式,樹立正面榜樣,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厚植為民情懷,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急群眾之所急,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
供稿:紀委辦公室